中新社香港9月11日电(记者 韩星童)9月11日,由香港赛马会(马会)慈善信托基金主办的2023香港国际慈善论坛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马会在开幕典礼上宣布成立公益慈善研究院,并承诺拨款50亿元(港币,下同)作为研究院的初始基金。
据悉,2023香港国际慈善论坛以“携手公益 普惠社群”为主题,旨在为慈善、学术、商业、社福及政府领袖提供讨论及辩论的平台,重新构想崭新的服务模式。论坛汇聚来自世界各地近70名知名演讲嘉宾和1600名业界领袖和代表,包括慈善组织、学术界、商界、社会和政府代表。论坛开幕典礼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和马会主席利子厚主礼。
李家超表示,香港锐意在公益慈善事业担任更重要的角色,以加强慈善工作的社会影响力。香港国际慈善论坛和其慈善相关工作,有助我们实现构建更公平社会的目标,对社会有莫大裨益。
利子厚在致辞中宣布,成立公益慈善研究院,马会将拨款50亿元作为研究院的初始基金,助其履行使命。期望通过成立公益慈善研究院,向业界提供可靠的公益慈善知识、涵盖不同界别的知识基础和发展指标,以加强香港、全国、亚洲,甚至其他地区慈善业界的专业化。
对此,李家超表示,深信公益慈善研究院将有助特区政府推动香港成为领先国际的慈善中心。
据介绍,当日成立的公益慈善研究院集“智、善、行”(智慧、善款、行动)于一身,期望为中国以至全亚洲的公益慈善事业作出贡献。公益慈善研究院的首项活动“公益慈善基金汇”会议将于9月13日在港举行,届时将有超过50个基金会参与。(完) 【编辑:付子豪】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对于网信事业来说,更应守住安全底线、实现更好发展。
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1日至17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开幕式等活动在福建福州举行。自2014年举办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广泛开展网络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家庭等活动,宣传了网络安全理念、普及了网络安全知识、推广了网络安全技能,有力推动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的提升。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今年的网络安全宣传周将继续以此为主题,通过论坛、研讨、展览、竞赛等形式,鼓励党政机关、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群众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全面营造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社会共识。随着互联网发展,人们意识到这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会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用不好,会成为一些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的工具。从现实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警示我们必须更加正视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保持清醒头脑,携手齐抓共管,切实维护网络安全。
网络红利源自技术,网络安全呼唤技术支撑。9月10日至16日,今年的网络安全博览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等展区,将呈现着技术赋能安全的成果。从治理实践和发展趋势看,不断完善网络治理体系,需要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社会安全保障,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维护网络安全就能有的放矢、精准有效。
理念决定行动。守护网络安全,必须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是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相对的、共同的特点。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动全身,既需要树立动态、综合的防护理念,又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在全社会播撒网络安全的种子,深扎在每个人的心中,萌芽、开花、结果,才能汇聚共同责任,把安全观念真正转化为维护安全的行动。
守护网络安全,需要知道风险在哪里、是什么样的风险、什么时候发生风险,更要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做好风险防范,理应做好战略、战术上的“排兵布阵”,这是网络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哪些方面要重兵把守、严防死守,哪些方面由地方政府保障、适度防范,哪些方面由市场力量防护,都要有本清清楚楚的账。换个角度看,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也是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的一部分,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网络空间没有“安全孤岛”,维护网络安全也没有旁观者。以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为契机,在全社会不断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在人们头脑中真正筑起网络安全的“防火墙”,广大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方能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人民网) 【编辑:李岩】